“扮靓”城市环境 筑起美丽家园 石家庄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纪实

2021-04-08 17:29:15 来源:石家庄日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优美的城市环境是普惠的民生福祉。


  自2018年石家庄市启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以来,全市上下凝心聚力,部门协同,以营造优美、和谐宜居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为切入点,不断健全创建机制,大力提升城市形象品位、环境卫生面貌、人居环境质量,从而使一座干净卫生、整洁有序、管理高效、品质精美的国家卫生城市全面展现在市民面前。


  “街道更美、更干净了,私搭乱建、占道经营都很难再看到了,马路也变得更宽敞了。”“楼道内的小广告少了,让人不再那么心烦了。”从车水马龙的宽敞大街到灯光明亮的背街小巷,随处可见市容市貌的显著变化,宜居宜业的优美环境已日益成为城市新的竞争力,成为市民的新感受。

精细化保洁提升城市洁净度

  近日,在光华路附近记者看到,一辆高压冲洗车和几名环卫工人正在仔细作业。一位环卫工人提着水枪对着路面洒水,他的搭档将清洁剂撒在洒过水的路面上,手拿扫帚的环卫工人仔细清扫着道路间的污渍,手持高压水枪的环卫工人用强有力的高压水一寸一寸地对路面进行冲洗。十分钟过去,十几平方米清洗过的路面显得焕然一新。


  干净整洁是城市的外衣,提高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水平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的关键要素。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我市不断提高精细化作业水平,推进环卫机械化作业,大幅度提升城区清洁效能,采取人机配合、多机联合的作业模式,加大清扫保洁力度,调整优化作业模式,提高工作效果。


  从3月8日开始,每天凌晨3时,一辆辆洗扫车、冲洗车整装待发,在各条街道来回穿梭,伴随着喷水声和扫地声,2021年春季“洁城行动”正热火朝天地开展着。


  春季洁城行动是我市环卫工作的一项品牌活动,为有效提升环境卫生质量,对道路进行全面精细化清洗,每年春季,各部门各单位都全力进行,集中所有高压冲洗车、多功能洗扫车对城区主次干道的快车道、慢车道、便道、桥下空间及过街天桥开展道路冲洗,强化全方位、全覆盖的巡回动态保洁。


  在作业过程中,根据天气情况调整次数和时间,避让交通高峰,上午使用多功能洗扫车喷洒,下午使用洒水车花洒,进行抑尘作业,并不断加强绿化带清理,重点清理积存垃圾、落叶、狗便等,消除卫生死角。


  在城市环境卫生整治中,我市把目光瞅准背街小巷和城乡接合部,把重点放在薄弱环节和制度规范上,推动水洗机扫向小街巷延伸,采取小型洗扫机械定期冲洗和人工清扫联合作业方式,提高小街巷道路清扫保洁精细化程度。随着环卫机械设备的不断升级,深度保洁车、多功能洗扫车、真空吸尘车等品种多样、功能齐全的环卫车辆在环卫作业中逐渐成为“主角”,在保证一线环卫工人安全的同时,大力推进城区环境卫生管理提档次、上水平,打造了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

环卫质量“以克论净”建立长效机制

  中山东路体育大街附近,一辆车身写有“以克论净监测车”字样的白色小客车静静地停靠一旁。伴随着轻微的轰鸣声,车底后轮处降下了一个正方形的架子,上面一个长条状的大毛刷像一个吸尘器一样吸入尘土。


  外观虽普通,车内却有玄机。记者在车厢里看到两台显示屏,一台显示对尘土采集、称重的系列数据,另一台则是车底正在作业的实时画面。“每平方米1.3克,合格,走吧。”市环卫事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登记好数据后,招呼同事开车。


  这是我市“以克论净”环卫作业考核中的一幕。通过对1平方米道路面积内的灰尘、垃圾重量进行测量,来比对衡量道路的洁净程度,“以克论净”的意义在于将环卫工作从原来的粗放式管理转变为量化评价考核,精准检验城区环卫作业质量。


  我市“以克论净”工作始于 2015年,当时主城区机械化率为85%,在主城区试运行半年后,道路灰尘由原来的最高100克,降到了20克以内,城区环境卫生明显提高。


  创卫工作开展以来,“以克论净”考核测评体系和结果运用工作不断完善和深化。将“八区一县”硬化道路分为580个网格,标准分别是四横八纵每平方米5克、其余道路每平方米10克。


  市环卫中心组建了专职考核队伍,并建立了“以克论净”数据填报、自动上传系统,使用“以克论净”检测车和手持吸尘器,随机抽查,检查过程全程录像备查,推进考核公平公正和科学精准。检测车每月对各网格随机检查3次,检测数据即时上传调度中心,作为绩效奖金的发放依据。


  我市的“以克论净“工作,并不单纯是一种考核方式,而是以机械化作业为基础,高效率保洁为保障,全面提高清扫保洁质量为目标的环卫管理新举措。接下来,我市将继续推进“以克论净”考核,强化结果运用,实行专项督导和专区督导相结合,对每日网格测评数据进行及时监测,对异常数据网格重点关注,分析症结,指导作业规范和标准,达到以考促净的目的。

无害化处理使垃圾变废为宝

  垃圾处理是城市卫生管理的重要内容。在高新区,我市建设了首座半地下全包容式垃圾压缩转运站,采取“地下转运+地上绿化+环卫主题公园”的综合建设模式,地上建有徽派建筑,植被丰富,既可压缩垃圾,又可转运垃圾,还是附近居民的健身休闲公园;在栾城区,建设了首座源头资源化厨余垃圾处置站,主要负责城区内厨余垃圾的回收处理。


  如火如荼的创卫工作,以看得见的变化,改变着省会市民的生活。


  “以前的垃圾只能靠填埋处理,不仅浪费土地,而且地下水资源还容易受垃圾渗滤液污染,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在井陉县城管局副局长任彦庭的脑海里,原来的垃圾处理方式十分困难,影响环境卫生,完全不能满足全县的垃圾处理需求。


  “而现在不一样了,有了新的垃圾处理场,不仅满足井陉县垃圾处理需求,城市里的垃圾也有地方处理了。每天都有1200吨至1400吨生活垃圾,从长安区、新华区、平山县、井陉县‘两区两县’运来。”


  任彦庭所说的新的垃圾处理厂,是井陉县厦能炘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该项目总投资5.3亿元,2018年开始建设,2019年11月投入使用,占地面积104亩。采取无害化焚烧发电处理模式,生活垃圾年处理能力达50万吨,预计每吨垃圾发电380度,年发电量1.9亿度,通过发电每年可减少标煤4万吨。目前,井陉县的生活垃圾已实现日产日清。


  来到井陉县厦能炘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现场,映入眼帘的是整洁有序的建筑物与一排排绿树,在垃圾库里记者看到,深达30米的“大坑”中堆放着各种生活垃圾,庞大的焚烧炉24小时运行,操作员专心推移着操作杆,隔着玻璃“指挥”两只巨大的机械爪,将符合条件的垃圾扔进焚烧锅炉的投料口。与此同时,中控室内的工作人员紧盯实时监控屏,确保垃圾仓、投料口、焚烧炉等各个环节有条不紊地运作。


  有了这个垃圾处理厂,“两区两县”的生活垃圾处理就有了保障,而焚烧处理这一方式,更是将垃圾变废为宝,除了用于发电,产生的灰渣按品质不同做不同处理,部分可作为路基、砖头添加剂等建材原料实现二次利用,不能利用部分则直接送填埋厂作最终的填埋处置。


  目前,在石家庄,这样的垃圾处理项目越来越多,焚烧发电的垃圾处理方式,提高了城市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综合利用水平,有效节约了土地资源,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环保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治理“顽疾”改善市容环境

  创卫工作以来,通过常态管理和专项整治的持续推进,我市逐步消除城市管理的空白和死角,城市品质提升工作得到了高质量推进。


  “现在晚上出来散步,烧烤摊明显减少了,而且都在规定的地方摆摊,我们居住的环境明显得到了改善。”家住书香园小区的张大妈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民生所指,即是创建所在。秉持这一理念,我市把创卫工作作为惠及民生、为民造福的平台,持续改善人居环境。


  坚持标本兼治、疏堵结合的原则,依法治理各类不文明经营行为,增加定点执勤岗位,加大巡查频次,实施全天候监管;科学规划市场,着力根治流动商贩、占道经营、乱堆乱放、乱贴乱画、机动车乱停乱放等城市管理“顽症”;严格“网格化”管理,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定时段、定标准的管理方法,保证每项工作、每块区域、每条路段、每个时段都有执法人员进行有效管理,增强执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随着创建工作的推进,城市管理逐步向居民楼院内延伸,不少社区的面貌也随之一新,路宽了,景美了,下水道不堵了,违章建筑没有了,从“面子”到“里子”都得到了提升。


  广大市民从创建的旁观者,转为参与者、支持者,他们积极参与到创建工作中来,利用城管“市民通”APP及便民服务热线参与和监督城市管理工作,形成全民创卫的良好局面。


  如今,无论是商家还是居民,大家纷纷行动起来,自觉维护好门前三包,整洁靓丽、文明有序的城市形象逐渐显现。


  多年艰辛创卫路,一曲铿锵奋进歌。“国家卫生城市”的称号,对石家庄来说已不仅是一项荣誉,更是一个提升环境卫生水平和城市形象品质的抓手。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引领下,伴随着一步一个脚印的创建工作,石家庄人民将再接再厉,锐意进取,擦亮城市品牌,孕育出更丰硕的共创、共建、共享幸福之果。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